更改

删除77字节 、​ 2024年11月2日 (六) 17:47
文字替换 -“BetaHeritage Wiki:”替换为“项目:”
第1行: 第1行: −
{{NavBar|[[首页]] > [[BetaHeritage Wiki:文档]] > [[BetaHeritage Wiki:破坏]]}}
+
{{NavBar|[[首页]] > [[项目:文档]] > [[项目:破坏]]}}
 
==破坏简介==
 
==破坏简介==
 
Wiki '''破坏'''即为通过删减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 Wiki 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行为。如发现有注册用户肆意破坏页面,我们管理组将考虑封禁该用户,时间不定。在这里,新用户不管在这里怎样编辑,都不算破坏的范围,我们鼓励新用户在这里编辑。
 
Wiki '''破坏'''即为通过删减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 Wiki 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行为。如发现有注册用户肆意破坏页面,我们管理组将考虑封禁该用户,时间不定。在这里,新用户不管在这里怎样编辑,都不算破坏的范围,我们鼓励新用户在这里编辑。
第31行: 第31行:  
添加内容很长的注释内容,不会被复制,但是会影响编辑。
 
添加内容很长的注释内容,不会被复制,但是会影响编辑。
 
===用户页破坏===
 
===用户页破坏===
恶意修改或移动他人(特别是管理员)的用户页。(参见[[BetaHeritage Wiki:不要人身攻击]])
+
恶意修改或移动他人(特别是管理员)的用户页。(参见[[项目:不要人身攻击]])
 
===图片破坏===
 
===图片破坏===
 
以破坏性的方式上传或使用文件,例如往条目中加入完全不相关的图片。然而,维基百科不审查内容,即使用户上传/使用的部分文件具有冒犯性,只要这些文件具有百科全书性,并且使用在合适的地方,这种上传/使用就不属于破坏。
 
以破坏性的方式上传或使用文件,例如往条目中加入完全不相关的图片。然而,维基百科不审查内容,即使用户上传/使用的部分文件具有冒犯性,只要这些文件具有百科全书性,并且使用在合适的地方,这种上传/使用就不属于破坏。
第37行: 第37行:  
把上述破坏信息加入模板。
 
把上述破坏信息加入模板。
 
===移动页面的破坏===
 
===移动页面的破坏===
用一些令人反感或毫无关系的名称取代原来的页面名称,或胡乱将页面移至其他名字空间,令其他用户找不到该页面;或者采用手工剪贴条目内容方式移动条目。事实上,维基百科只容许自动确认用户移动页面,而且必须列出移动的原因。无法一般移动的页面应该至[[BetaHeritage Wiki:移动请求申请]]。另外,利用移动,将页面搬到用户名字空间再提请速删,企图令不应被删除的条目遭到删除的做法亦属破坏。
+
用一些令人反感或毫无关系的名称取代原来的页面名称,或胡乱将页面移至其他名字空间,令其他用户找不到该页面;或者采用手工剪贴条目内容方式移动条目。事实上,维基百科只容许自动确认用户移动页面,而且必须列出移动的原因。无法一般移动的页面应该至[[项目:移动请求申请]]。另外,利用移动,将页面搬到用户名字空间再提请速删,企图令不应被删除的条目遭到删除的做法亦属破坏。
 
===破坏性重定向===
 
===破坏性重定向===
 
将一些页面重定向至一些令人反感的图像或页面,或重定向到一些错误的页面。此外,故意干扰页面被移动后产生的重定向亦为破坏,例如清空原本指向讨论页的重定向,令关联页面不能通过重定向连往该讨论页等。如果你发现页面命名有误而必须移动,应于移动后直接把旧页面提删或速删,用户不应自行把重定向页面的语法删除,使重定向失效。
 
将一些页面重定向至一些令人反感的图像或页面,或重定向到一些错误的页面。此外,故意干扰页面被移动后产生的重定向亦为破坏,例如清空原本指向讨论页的重定向,令关联页面不能通过重定向连往该讨论页等。如果你发现页面命名有误而必须移动,应于移动后直接把旧页面提删或速删,用户不应自行把重定向页面的语法删除,使重定向失效。
第55行: 第55行:  
在编辑摘要内写入令人反感的内容。
 
在编辑摘要内写入令人反感的内容。
 
===创建新用户破坏===
 
===创建新用户破坏===
用一些令人反感的名字创建新用户也被视为一种破坏,即使这用户或许不会被使用,参见:[[BetaHeritage Wiki:用户名]]。
+
用一些令人反感的名字创建新用户也被视为一种破坏,即使这用户或许不会被使用,参见:[[项目:用户名]]。
 
===繁简破坏===
 
===繁简破坏===
 
无正当理由下,故意将页面的源代码全部或部分替换成繁(简)体,在收到其他维基人提示后不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依旧进行手工繁简替换的行为,会被视作破坏。但是,为了修正系统转换错误或繁简混杂造成的链接错误而将相应内容替换成繁(简)体的行为不是破坏。
 
无正当理由下,故意将页面的源代码全部或部分替换成繁(简)体,在收到其他维基人提示后不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依旧进行手工繁简替换的行为,会被视作破坏。但是,为了修正系统转换错误或繁简混杂造成的链接错误而将相应内容替换成繁(简)体的行为不是破坏。
 
请注意:若您的浏览器安装了繁简转换软件或可以中文繁简转换的移动应用程序,请在编辑时将其关闭或移除。
 
请注意:若您的浏览器安装了繁简转换软件或可以中文繁简转换的移动应用程序,请在编辑时将其关闭或移除。
 
===地区名称破坏===
 
===地区名称破坏===
刻意将原有的翻译名称、转换标签内容进行替换、取代、删除动作,保留下某地区的名称,经劝阻无效者,会被视为破坏。经讨论获取共识后的操作则不在此限。(参见[[BetaHeritage Wiki:高级繁简处理]])
+
刻意将原有的翻译名称、转换标签内容进行替换、取代、删除动作,保留下某地区的名称,经劝阻无效者,会被视为破坏。经讨论获取共识后的操作则不在此限。(参见[[项目:高级繁简处理]])
 
===游戏维基规则===
 
===游戏维基规则===
 
游戏维基规则是为了反对 Wiki 政策,而使用 Wiki 规则。通常这类行为是扰乱性,甚至破坏性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反复创建同一恶作剧条目,该条目标题被白纸保护后,绕过保护在其他标题下继续创建同样的恶作剧条目。
 
游戏维基规则是为了反对 Wiki 政策,而使用 Wiki 规则。通常这类行为是扰乱性,甚至破坏性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反复创建同一恶作剧条目,该条目标题被白纸保护后,绕过保护在其他标题下继续创建同样的恶作剧条目。
第72行: 第72行:  
新用户点击“编辑本页”按钮看是否真的可以编辑页面,于是写入一些东西试验。这不是破坏!与之相反,对这些人要热情鼓励,引导他们至沙盒,使他们能继续练习。
 
新用户点击“编辑本页”按钮看是否真的可以编辑页面,于是写入一些东西试验。这不是破坏!与之相反,对这些人要热情鼓励,引导他们至沙盒,使他们能继续练习。
 
学习维基的标记语言和格式:
 
学习维基的标记语言和格式:
有些用户需要一段时间学习标记语言和维基内容的格式,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进行一些试验。与其将其归入破坏行为,不如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帮助,并引导他们阅读 [[BetaHeritage Wiki:编辑指南]]等帮助文章。
+
有些用户需要一段时间学习标记语言和维基内容的格式,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进行一些试验。与其将其归入破坏行为,不如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帮助,并引导他们阅读 [[项目:编辑指南]]等帮助文章。
    
===违反中立的观点===
 
===违反中立的观点===